珍惜粮食、认识粮食、爱粮节粮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环秀中心小学少工委以“珍惜粮食、认识粮食、爱粮节粮”为主题,为全体队员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实践教育课。辅导员将大米、玉米、绿豆等“五谷杂粮”搬进课堂,通过看、摸、闻的形式,让队员们近距离触摸粮食的“前世今生”。

活动中,有的队员展示自己悉心培育的绿豆,有的队员将对粮食的珍视与节约的理念融入一幅幅作品中。在“一粒米共餐活动”中,队员们将自己带来的米粒制作成“百家饭”八宝粥,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道理变成了亲身可感的成长记忆。

从拿起画笔描绘谷穗金黄,到走进课堂触摸五谷、参与“百家饭”熬煮,再到践行“光盘行动”,队员们通过多元实践将“节约”二字融入日常。 这堂看得见、摸得着的“粮食课”,让“种粮艰辛”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深深印在队员们心中的真切认知。
汗水浇灌梦想,指尖悦动丰收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第三实验小学少工委开展了一场为期一个月的丰收节暨劳动月盛宴。从家庭劳动到“快乐丰收嘉年华”劳动技能大赛,队员们在亲子劳动、豆子分类、花生采摘、玉米脱粒的沉浸式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不易。
在“丰收博物馆”,各式农作物与手作绘画琳琅满目,校园里处处是“丰收成果”,“小小解说员”纷纷自信开讲,为队员们讲述展品背后的故事。“一粒米的旅程”主题队会上,队员们在纪录片中跟随一粒米“走过四季”,在“怎样节约粮食”的交流讨论中深刻领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内涵。

珍惜“食”光,不负“粮”心
秋风拂过智汇山谷,北京市十一学校石景山学校的校园里早已是硕果累累的喜人景象——红彤彤的山楂缀满枝头,金黄的柿子压弯枝干,校园农场里翠绿的蔬菜鲜嫩欲滴,一场属于少先队员们的山谷“丰收节”拉开帷幕。

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小学五年级的队员们走进龙母庄,开启了一场农耕文化沉浸式体验之旅。尽管天空飘着毛毛细雨,却丝毫浇不灭队员们探索农耕、致敬粮食的热情。

粮安为基,少年先行
粮安为基,少年先行。为引导少先队员们深入感知粮食生产全过程,树立粮食安全意识,培养节约粮食的良好品质,近日,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的横梁中心小学开展了以“探农科・践农事・护粮安”为主题的粮食安全周实践活动,以沉浸式体验让粮安理念深植少先队员们的心中。
队员们在金校长的带领下走进农业科技展馆,开启 “探农科” 之旅。队员们认真聆听、积极提问。金校长带队员们走进农业科技展馆,结合无人机设备、模型区域图,讲解无人机植保等农技,以及水稻种植区域特点,展现传统与现代农耕差异。

走出展馆,队员们来到稻田实践区,以“小农夫”的身份开启“践农事”体验。金校长首先示范镰刀的安全使用方法,强调劳动安全要点,随后队员们分组躬身稻田,投入水稻收割劳作。

割稻子:弯腰、握镰、收割,简单的动作重复不久,队员们便额头冒汗、手臂发酸,真切体会到了农民劳作的辛苦。


脱粒:收割之后,队员们又亲手操作脱粒机、剥壳机,亲眼见证金黄的稻穗经过多道工序,一步步变成洁白的大米。

去壳:接着,队员们用剥壳机将稻谷加工成白米,真切懂得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煮饭:“行动是最好的传承,责任是最好的守护。”队员们进入“护粮安”环节,用实际行动践行守护粮食安全的责任。大家分工协作,淘米、煮饭,共同烹制“珍惜饭”。

“珍惜饭”飘香,大家围坐品尝,格外香甜。最后,大队辅导员总结活动,倡议队员争当“粮食安全小卫士”,让爱粮节粮成常态。
编辑:少先队陈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