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稿件选登 >  正文

深化校外少先队实践育人 打造校外少先队品牌

摘要

在少先队改革工作中,提升少先队社会化工作水平是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亟待落实的任务。文章作者通过查阅资料、逻辑分析等方式研究深化少先队实践育人的策略,旨在打造校外少先队品牌。先分析了深化少先队实践育人的重要意义,指出少先队建设由校内拓展到校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而“双减”政策为少先队员接受校外实践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再根据少先队工作需求以及校外教育特点就深化校外少先队实践育人提出几点建议:①基于政策研读合理设计教育目标;②遵循科学原则优化实践教育内容;③结合区域特色优势开展主题活动;④立足实际建立健全评优奖励制度;⑤加强校外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

前言

有计划、有组织、有方向且社会化的实践教育是少先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经验。不同于校内少先队立足教材的实践活动,校外少先队肩负着满足队员社会化学习成长需求的重任。但纵观当前少先队育人效果,校内少先队与校外少先队的建设差距明显。同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中也明确要求提升少先队社会化工作水平。因此,新时代下应着眼于提升少先队育人成效,通过加强实践教育打造高质量校外少先队大课堂,有效化解少先队校外教育薄弱的问题,从而建立校内外相贯通、相衔接的少先队育人局面。

一、深化校外少先队实践育人的重要意义

作为少年儿童群团组织,少先队是建设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预备队,在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就目前整体情况来看,少先队组织属性不够明显,实践育人效果不理想,很多活动的开展依附于学校德育或其他相关部门,少先队在社会、社区、学校中发挥的作用不够突出。特别是一直以来应试教育环境的制约,让少先队的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或是浅尝辄止或是流于形式,缺少明确的方向、清晰的定位,育人效果并不乐观。全国少工委主任贺军科明确指出,少先队工作要从“校外”“课后”着力,创造机遇。作为一种非正规教育,校外教育主要由社会教育机构或专门的教育机构担任,有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不足[1]。尤其在“双减”政策提出后,少先队员课后可自由支配时间明显增加,应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开展多样化的社团活动、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出课后服务中校外教育阵地的作用,满足少先队员多样化需求。此外,我国政府也针对校外少先队给予高度重视,并通过颁布政策加强顶层设计,如《关于构建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等,要求校外教育发挥意识形态教化功能。总而言之,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少先队建设由校内拓展到校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而“双减”政策为少先队员接受校外实践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2]。

二、深化校外少先队实践育人的具体措施

(一)基于政策研读合理设计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具有指引性、导向性功能,直接决定了育人效果。在校外少先队实践育人中,要想取得理想效果,打造校外少先队品牌,首先要设计合理的教育目标。《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中明确指出,要以培养少先队员核心素养为课程目标,而核心素养包括道德品行、政治认同、理想信念、组织意识、 精神品质等。基于此,在深化校外少先队实践育人工作中,应以此为载体设计目标,注重培养少先队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责任意识等。为了进一步提升目标的科学性,实现校外少先队教育与校内少先队教育的有机衔接,可以深入研究《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内容并整合叠加,在这个基础上制定校外少先队实践育人目标。从政治认同、理想信念角度出发,可以设计教育目标如下:1.使少先队员关心时事政治,初步了解党的相关理论知识,具备热爱少先队、热爱集体、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情感;2.了解党的根本宗旨,主动并积极学习,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为社会做贡、为人民谋幸福的意愿,立志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3.深刻感受到党对于少年儿童的期望、关怀,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能够珍惜现在的生活,增强对党的认同感,具备跟党走的意识[3]。从精神品质、道德品行角度出发,可以设置教育目标如下:1.了解我国优秀共产党员、英雄人物以及先锋榜样的励志故事,立志成为向他们一样的人;2.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实际生活中能够主动践行中华传统美德;3.了解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主动遵守,有责任担当,乐于奉献,热爱班级;4.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少先队实践活动,包括艺术实践活动、集体运动,不断提升审美能力,形成坚毅品质,塑造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5.在辅导员指导下积极组织、策划以及参与实践活动,展现出少先队员良好的精神面貌,积极发挥榜样力量。在具体的实践育人工作中,辅导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如少先队员的年龄特点、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不断细化育人目标,以此提升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为校外少先队实践育人工作的有序开展以及打造校外少先队品牌奠定牢固的基础[4]。

(二)遵循科学原则优化实践教育内容

在校外少先队实践育人工作中,除了设计合理的育人目标以外,还要遵循科学的原则不断优化实践教育内容。第一,遵循政治性原则选择和设定内容。不论是校内少先队活动还是校外少先队活动,均具有政治属性,应当将这一属性发挥出来。为了深化校外少先队实践育人,辅导员在设定活动内容时应当将价值观塑造、政治启蒙作为重要内容,旨在引导少先队员理解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在实践活动中,应立足实际引导少先队员学习红色文化,了解红色历史,包括共产党员的英勇斗争、党的光辉历程等,培养少先队员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以及对共产党的感激之情,促使少先队员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进行自我反思,主动、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与弘扬红色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5]。第二,遵循儿童性原则选择和设定内容。少先队员年龄小,认知水平、理解能力有限,他们思维活跃,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尤其是对身边未知的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而且随着自身的发展,少先队员会产生新的要求,出现新的愿望。因此,在深化校外少先队实践育人工作中,应遵循儿童性原则设计活动,从少年儿童的兴趣和生活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寻找切入点,确保所选择的活动内容能够满足儿童需求与兴趣。在具体的实践教育中,辅导员应设计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将时尚性、娱乐性、知识性与思想性融为一体,不断提升活动的趣味性与吸引力,促使少先队员积极参与或快乐实践,潜移默化地发挥影响,以此增长少先队员各方面本领。第三,遵循协同性原则选择和设定内容。深化校外少先队实践育人,并不意味着校内校外少先队教育各自为政,而是要始终秉持着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协同育人的原则,旨在构建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以及全员育人的少先队工作网络。所以,在深化校外少先队实践育人工作中,辅导员应遵循平等、信任以及同向原则,加强与学校少先队工作以及家庭教育的合作,不断提升彼此的默契度、配合度,综合多方资源选择合适的实践活动内容,以此促进少先队员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三)结合区域特色优势开展主题活动

相较于学校少先队教育,校外少先队教育有更加丰富的资源,所以在品牌建设、运作机制等方面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深化校外少先队实践育人工作中,辅导员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区域特色优势开展主题活动。具体来说,以青少年宫为主的校外机构应秉持着全面育人的工作宗旨,以促进少年儿童快乐成长为理念,以开展特色化项目为立足点实,创设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满足其健康发展需要的环境,通过创新活动形式以及创建特色品牌等途径发挥校外教育的优势。以宁波宗瑞青少年宫为例,该青少年宫为了深化校外少先队实践育人,打造品牌特色,结合区域特色优势不断扩大少先队活动空间、品牌等,如打造“北岸少年清廉说”品牌活动以及“真善美”童心播种行动品牌,目的就是引导少年儿童践行真善美。又如,为了让少年儿童了解百年党史,在他们心中根植红色基因,宗瑞青少年宫开展了主题为“同心向党,赓续根脉”的实践活动,与区少工委相互合作,共享资源,从而突出实践育人特色。在深化校外少先队实践育人工作中,可以借鉴该青少年宫的育人方式,充分发挥区域、阵地的特色优势和资源,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打造特色文化。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比如构建联合与人、自下而上的系列活动,这样可以营造良好的体验氛围,保持少先队员的新鲜感,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这方面,同样可以借鉴宗瑞青少年宫的工作经验,该青少年宫通过尚美记、向善记、求真记这三种实践育人理念和方式加强对少年儿童的价值引领、政治引领与思想引领等。以“北岸少年清廉说”实践育人为例,宗瑞青少年宫推出了系列宣讲,先后深入到多个基地展开宣讲工作,并且结合区域特色开展了多门系列特色课程。在深化校外少先队实践育人工作中,辅导员可以借鉴这些优秀青少年宫的工作经验,挖掘当地资源并运用,打造主题活动,优化实践育人效果。比如很多地方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起来,聚焦“红色少年”“红色文化”“红色活动”等,做好文化育人,在广大少年儿童心中深植红色历史,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功能,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品牌[6]。

(四)立足实际建立健全评优奖励制度

在校外少先队实践育人工作中,辅导员应立足实际建立健全评优与奖励制度,以此激发少先队员参与实践活动的动力。例如,辅导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少先队员成长档案,或者印制荣誉册、队员成长册、活动记录卡等,详细记录少先队活动等。在活动结束后或者假期结束后,将这些资料提供给少年儿童所在的学校,为学校综合评定提供可靠的依据。对于在少先队实践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少先队员应给予精神表扬或物质奖励,反馈给社区少工委等,还可以在少先队评优评先工作以及“红领巾奖章”等评价体系中纳入少先队员参与校外少先队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从而构建校内少先队与校外少先队相贯通、相衔接的评价体系。

(五)加强校外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

作为校外少先队实践育人的主导者,少先队辅导员身兼重任,是党的少年儿童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中,校外辅导员发挥重要作用,要想深化校外少先队实践育人工作,打造特色化品牌,必须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首先,应完善聘用制度与等级认定制度。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聘用资历较深且专业能力较强的辅导员负责校外少先队工作。同时,制定合理的等级评定标准,对于优秀的校外少先队辅导员可以推荐为委员会委员等,对优秀辅导员工作事迹加以宣传,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经验交流、讲座等活动。其次,制定完善的辅导员培训额堪称和体系。依据少先队政治素养、专业技能、理论知识等制定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培训大纲等,内容包括少先队实践活动类课程、组织建设类课程、政治理论教育类课程、少先队活动实操性观摩性课程、少先队研究类课程等,从而形成多样化、多维度和多阶段的培训学习形式。

结语

随着少先队改革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化,校外少先队实践育人得到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新时期下,应秉持着以少先队员为中心的理念,遵循科学的原则,考虑到不同年龄少先队员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发展需求等,重视队员的实践体验,通过设计合适的教育目标、优化教育内容以及开展主题活动等方式激活少先队员相对封闭的道德经验,实现对少先队员创新精神、行为习惯、道德品质以及理想信念的培养,满足少先队员发展需求,这也是社会与时代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双减”背景下社区少先队组织实践育人成效研究[J].中国共青团,2023,(10):11-14.

[2]严娟红.“双减”背景下校外教育推进少先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以宁波市宗瑞青少年宫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 2022, (06): 79-88.

[3]深化实践育人 打造校外少先队文化特色[J].中国共青团, 2022, (22): 66.

[4]宁宏,杨加军.建强校外实践育人阵地 拓展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J].少先队活动,2022, (10): 9-11.

[5]聚焦实践育人 打造青少年宫少先队工作品牌[J].中国共青团,2022,(16): 20-21.

[6]张婧宏.抓住三大要素实践育人 拓展少先队校外组织体系[J].少先队活动,2022, (Z1): 9-11.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西北井小学、河北省唐山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李涛、王莹

编辑:耿玥

马上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