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辅导员共育好队员

2020-06-10 15:33:48来源: 全国少工委办公室
  
  每当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笑脸,山东省莱州市实验小学大队辅导员郑艺玲都会品味到少先队工作带来的幸福。

  郑艺玲的父亲郑延和,如今已从事教育工作50余载,他的青春年华、智慧和汗水,甚至退休后的余热,都献给了红领巾事业。也正是因为父亲领路,郑艺玲爱上了红领巾,走上了少先队工作道路。

  1978年郑延和从掖县城关公社教育组来到城关小学,担任了学校第一任大队辅导员,后来又担任掖县少先队总辅导员。他把自己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红领巾事业的深情挚爱,化为不竭的动力,辛勤耕耘在少先队的沃土上,创出了许多项全县、全省乃至全国的“第一”。“中国少年先锋队”恢复后,他在全县第一个建起了学校少先队鼓号队和红领巾广播室。


  1979年,他在学校成立了少先队干部学校和少先队大队部,建起了少先队队室。

  1980年,在郑延和的努力下,学校与北京吉祥小学成为友谊校,学校建立红领巾大院、少年之家校外教育阵地,还成立了县级红领巾银行。

  1981年,他带领辅导员们成立了县级少先队理论研究小组,实现了全校适龄少年儿童全部入队。

  1982年,全县第一次进行少先队礼仪教育,运用“比试”选举法对少先队小干部选举进行改革创新,还召开了第一次校级少代会。

  1984年,在郑延和的推动下,第一个县级红领巾理事会成立。

  1985年,他辅导的队活动在全国“创造杯”活动中获奖。退休后他主动提出担任校外辅导员,继续为少先队做点事。他走遍了莱州市所有中小学,向孩子们宣传党的希望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带领年轻辅导员研究少先队工作。“只要孩子们需要我,我将永远做一名光荣的少先队辅导员。”郑延和说。

  多年的少先队工作中,郑延和养成了记录、整理工作资料并装订成册的习惯。一本本发黄,甚至有些破损的少先队活动、大队生活、光荣簿、少先队大事记、经验介绍等资料,真实地记录了他几十年来开展少先队工作的情况。

  星星火炬旗帜的传承

  探寻父亲的工作足迹,就像在读一本“少先队百科全书”。那些详实又宝贵的少先队工作资料承载着光荣与辉煌。每次翻看它们,郑艺玲都仿佛身临其境,被一个个精彩的活动吸引、打动,为一个个精妙的构思惊奇和感叹……在父亲的影响下,1999 年,郑艺玲也成为了一名少先队辅导员,学着父亲的样子奋斗在星星火炬旗帜下。

  20 多年来,郑艺玲全身心投入少先队事业。她坚持以德为先、实践育人,充分发挥少先队教育的特点,有计划地开展符合本校实际和少年儿童身心特点的自主教育活动。她注重抓住节日、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对队员们进行党史、国情教育,组织他们开展“红领巾心向党”、“喜迎党的十九大”、“礼赞新中国”、“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等活动,激发他们从小听党的话、跟党走,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的决心与行动。每一次活动,她都会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及时总结,并会像父亲一样将这些资料装订成册,不知不觉至今已积累了200多册。把少先队改革重要任务措施落实到学校,郑艺玲潜心研读《少先队改革方案》,制定学校少先队改革推进计划。在郑艺玲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在全市中小学中率先召开少代会、成立校级少工委,并以此作为经验推广,带动莱州其他学校开启少先队改革。“少先队是一个大舞台,让我体验了责任与担当;少先队是一个大熔炉,使我练就了服务成长的技能与素养……”在郑艺玲看来,既然选择了少先队事业,就会矢志不渝、上下求索。抗击疫情期间,郑艺玲还与父亲一起通过网络组织开展“宣讲战‘疫’先锋,学习先锋精神”、“红领巾战‘疫’联播”、“小手拉大手,战‘疫’路上一起走”等活动, “我将传承好父亲的这份热爱,在少先队员心中努力播下红色的种子”。

作者: 编辑: 少先队事业部冯诗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