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铁军精神”(上)

2021-09-03 16:14:02来源: 中国辅导员

  《新四军军歌》是在抗战烽火中诞生的,它唱出了新四军的光辉历程和风采,唱出了新四军与铁军的渊源。歌中所唱“铁的新四军”,简称“铁军”。新四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凝聚成的“铁军精神”,体现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铁的信念:

  听党指挥,忠于人民,坚贞不渝

  1937年7月,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大旗,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军的侵略。

 8月,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宣布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接着,共产党在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琼崖红军游击队除外),改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新四军成立后,军部领导(左起)周子昆、

  张云逸、叶挺、项英、曾山在汉口合影

  新四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听党指挥。在抗日战争中,新四军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全面抗战路线,贯彻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战略方针,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极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41年,国民党军队在皖南有预谋地围袭新四军。9000多名新四军血战7昼夜,弹尽粮绝,除约2000人分散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或被俘。“皖南事变”后,被囚于上饶集中营的新四军官兵们,坚贞不屈,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叶挺在狱中写道:“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体现了共产党人铁一般的信念。

“宋公纪功碑”

  队员们,这幅图片上的“宋公纪功碑”是藏于新四军纪念馆的文物,其碑文记载了中国共产党、新四军心系人民,历尽千难万险修筑宋公堤的历史。

  近百年来,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先后发生灾难性的海潮啸涌、咸水倒灌达10 次之多。1939年农历7月16日发生的大海啸,巨浪滔天,吞噬了村庄,淹没了农田,沿海数十里尽成泽国,几十万人民的生命财产毁于一旦。

  1940年,时任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县长宋乃德,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带领新四军和老百姓一起修筑了宋公堤。队员们,你们知道在修筑宋公堤的过程中发生过哪些感人的故事吗?

  从宋公堤到惠生堤,从新四沟到雪峰堤,在华中大地上,遍布了当年新四军为民众修筑的水利工程。尽管这些工程大小不一,名称各异,有的还没有刻碑,甚至没有留下照片,但是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新四军立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人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也是庄严承诺,历久弥坚。

  铁的意志:

  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百折不挠

  2014 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赞扬了新四军“刘老庄连”。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新四军“刘老庄连”的故事。

  1943 年3月18日, 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为掩护部队主力转移,在淮阴刘老庄与十多倍于己的日军精锐部队激战12小时,击溃敌人5次冲锋,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战士们与敌人进行肉搏拼杀,毙伤敌军170余人,全连82人全部英勇牺牲。

  在新四军的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像“刘老庄连”这样的英雄团体。比如,老虎团、铁锤子团、大胡庄连等。新四军也因勇猛顽强、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铁的担当,被人们誉为“铁军”。

(未完待续)

 

作者: 编辑: 陈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