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队闻联播> “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纪念长征胜利82周年团课
“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纪念长征胜利82周年团课
来源: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孙庄学校  2018-10-24 16:50:33  责任编辑:牛晓乐  www.k618.cn
内容提要: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孙庄学校团委,在长征胜利82周年之际,给九年级中队组织学习了“长征精神”团课。

  回顾昨天的长征路,是为了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开辟明天的长征路。

  82年前的那场胜利,依然振奋人心!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孙庄学校团委,在长征胜利82周年之际,给九年级中队组织学习了“长征精神”团课。

  1936年10月22日,红军三大主力完成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这是人民军队的光辉胜利,也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

  这是一段艰苦卓绝的征程

  中央红军25000里长征路,各路红军行程总和约65000里,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共途经15个省份,遭遇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

  这是一场意志征服环境的斗争  

  在中央红军耗时368天的长征途中,仅有44天可以休息,平均行军364里才能休整一次,日均行军74里,突破了10个地方的封锁包围,平均每天都有1场战斗,取得了最终胜利!

  这是一个以巨大牺牲为代价的胜利

  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时的8.6万人,到抵达陕北时的6500人,平均每前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倒下,平均每13个参加长征的将士,只有1个活着到达目的地。

  而主导这场胜利的,却是一支年轻的队伍

  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确立领导地位的毛泽东,才刚刚度过他第41个生日,大量年轻人担任了红军的高级职务,29岁的王稼祥任中革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治部主任,36岁的聂荣臻,37岁的彭德怀,30岁的左权, 28岁的杨尚昆等。

  一声号角凝结他们当年的信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那些年轻的红军将士,他们面临的是枪林弹雨,是饥寒交迫,是物质极度匮乏,是敌人的围追堵截,我们不会忘记这样的英勇,还有大自然最恶劣的考验

  我们不会忘记这样的英勇

  红军二十二勇士,从敌军拆掉了木板的泸定桥铁锁链上,爬过敌人的枪林弹雨,突破围追堵截,成功将几万红军送进川北。

  我们不能忘记这样的坚韧

  就算衣难御寒、鞋不裹脚,红军战士硬是靠着嚼生姜辣椒御寒,翻越了海拔接近五千米,当时的飞机都飞越不过的雪山,就算危险丛生、弹尽粮绝,他们靠着一步一探路,靠着挖草根,嚼皮带,穿越过遍地是水草沼泽泥潭的茫茫草地。

  我们不会忘记这样的牺牲精神

  军需处长把最后一件棉袄留给战士,自己却冻死在冰天雪地里,我们必须记得,宣传员在茫茫沼泽里,用体温贴身保存下来七根干柴,留下生命的望。

  我们更被这样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感动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 《清平乐·会昌》毛泽东

  面对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面对革命前途茫茫的现状,却无消极悲观失望之态,反而道出“风景这边独好”之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

  纵有雄关险隘、惊涛骇浪阻挡在前,在乐观的革命者眼中,却是绝处逢生的机遇。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七律·长征》毛泽东

  面对远征之艰难,乐观的精神让革命者保持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从容不迫风度,最终迎来“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胜利结果。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这支长征队伍,就是凭借着这样的理想又通过长征,播撒在人民群众的心田里, 因此“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精神已经融入新时代

  今在“新长征”的路上,仍然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融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每一个奋斗者、创业者的故事里。

  理想,奋斗与坚持是长征精神传给我们的信仰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相信我们会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两位九年级中队学生对学习长征精神发表感言。

421763175649062470

【本文责辑:牛晓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