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关注> 大学生农村支教"陪伴是一种快乐"
大学生农村支教"陪伴是一种快乐"
来源: 人民网-教育频道  2016-08-17  责任编辑:木各  www.k618.cn
内容提要:暴雨、高温、台风,没能阻止大学生支教的步伐,北京邮电大学大二学生林睿冰一星期后将坐火车去甘肃陇西进行暑期支教。两个月前她们就参加了培训,组建了13人的团队,还进行了课程设计、试讲。
大学生暑期农村支教:陪伴也是一种快乐   

    “南方暴雨,乡村夏令营生存指南。” 7月14日,公益组织“益微青年”的公号刚刚推送了这样一条微信,教暑期支教的大学生应对夏季恶劣天气。

  “这个暑假很多支教大学生都需要这样的情报。”“益微青年”总干事刘斌说。

  暴雨、高温、台风,没能阻止大学生支教的步伐,北京邮电大学大二学生林睿冰一星期后将坐火车去甘肃陇西进行暑期支教。两个月前她们就参加了培训,组建了13人的团队,还进行了课程设计、试讲。

  暑期支教是对课外兴趣的有益补充

  2002年暑假,徐本禹带着4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当时水、电、路“三不通”的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为民小学义务支教23天。短短的暑期支教给徐本禹带来了许多感动,他随后做出了支教两年的选择,也因此获得了“感动中国人物”称号。

  徐本禹之后,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支教行列中来,尤其是暑期支教行动中来。刘斌表示,“大学生暑期支教不是平常课程系统里的教育,而是补充课外兴趣和多元智能发展,所以暑假去开展正合适。”

  据刘斌介绍,大学生暑期大多采取“乡村夏令营”的模式,支教前,大学生志愿者团队会提前联系好对应的学校,学校会提前告知学生,学生自愿报名;有时大学生到了当地后也会继续家访做一些宣传,把孩子招募上来。

  孩子会在家长的同意下来到学校参加夏令营,这时孩子也不是按照平时上课的班级来进行学习活动。比如一个学校一共有200个学生,1-6年级都有。但放假后,一般家离学校近的孩子知道消息会来报名。大学生会把孩子按照1-2年级为小班、3-4年级为中班、5-6年级为大班等类似的方式来开展活动。大学生也会因此分工,每个班都有1-2个班主任,其他人带不同的活动。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大三学生揭硕已经参加了两次暑期支教行动,他表示,大多数乡村家庭希望有这样一个组织去帮他们暑假照看孩子,因为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家里只有老人,孩子参加活动也会给老人减轻负担,所以生源不是问题。

  暑期支教很多时候是一种陪伴

  揭硕所在团队的主题是“健康成长”,开设了性教育、我们都是好孩子、综合格斗术、女子防身术四门主题课程,以及八门辅助课程。

  支教大学生项炜伦的团队打破传统教育方式。采用绘本(图画为主的故事书)以及故事圈(以绘本的故事为主线,让孩子们自己来表演),将很多农村难见到的东西结合进去,并且适当的穿插一些语数外的知识,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了解到一些知识,也在学习中放松身心。

  刘斌表示,支教的内容绝大多数都以拓展孩子视野和激发学习兴趣为导向的。比如开设平时学校里没有的英语、音乐、舞蹈、体育、美术、绘画、手工、自然、历史、运动会、联欢会、兴趣小组等等活动。少部分是数学、语文、英语等文化课作业辅导。支教的重点不在于提高成绩,而是激发学习兴趣。

  相比学习,大学生暑期支教很多时候更多的是一种陪伴,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的暑假。“我们是孩子们的老师,教授他们课程,但更多的是以一个大哥哥或大姐姐的身份陪伴他们。”揭硕说。

【本文责辑:木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