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关注> 让学生回流农村学校成为新趋势
让学生回流农村学校成为新趋势
来源: 中国青年报  2017-09-20  责任编辑:柴源  www.k618.cn
内容提要:在过去很多年,中小学生呈现从农村向城市单边流动的趋势,以至于许多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由于生源不足,不得不撤点并校,这样又导致一部分学生不能在家门口上学,更多家长不得不将孩子转到城...

  安徽省阜南县教育局日前摸底发现,今年阜南县共有8275名农村学生回流至该县的乡镇学校。“春季开学时,有3964人;秋季开学时,有4311人,农村学校普遍出现回流热。”阜南县教育局局长陈刚说,回流热的成因在于当地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师结构更加优化,家长、学生不愿再“舍近求远”。(9月18日《中国青年报》)

  在过去很多年,中小学生呈现从农村向城市单边流动的趋势,以至于许多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由于生源不足,不得不撤点并校,这样又导致一部分学生不能在家门口上学,更多家长不得不将孩子转到城里,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使学生向城市流动的趋势更加明显。

  而另一方面,学生集中到城里上学,加剧了当地的入学难,而作为外来人口,学生家长也因孩子上学的事伤透了脑筋,有时不得不多花很多钱,甚至花钱也争取不到就近上学的机会。这还不包括农村空心化、劳动力后继无人、乡土文化缺乏传承者等诸多远期影响,学生向城市单边流动,已形成一系列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的负面影响。

  假如孩子能够在家就近上学,并且教学质量更有保障,相信没有多少在外务工人员愿意将孩子带在身边。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学校无论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要比城里逊色不少,在此背景下,在外务工人员当然不敢贸然将孩子送回农村老家。

  好在近几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农村建设,体现在城镇化速度加快,教育、医疗等资源皆形成重心下移趋势。重视农村教育,重视环保,希望保持农村原貌,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土文化已成普遍共识,农村发展的新机遇已经形成。特别在扶贫工作的大力推动下,教育扶贫已悄然改变着农村地区的教育状况,硬件设施的改善、教职员工待遇的提升,数量上不断积累,带动不少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出现了质的飞跃。

  安徽省阜南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学生回流现象的出现,是基础教育重心下移和教育扶贫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事实上不仅阜南县如此,很多地方也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学生回流现象。相信只要沿着这个方向再作努力,中小学生回流现象将更加普遍,这对教育甚至对农村地区建设,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责辑:柴源】